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关于中医方面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常常让人看不清实质,在现实中,对于患者规范就医、科学治疗,有时候会起到搅混水的作用,虽然这不是专业人员所愿意看到的事情,更不是他们发表看法的初衷。
在目前整体水平上,纯中医药治疗效果不如西医药
成都类风湿医院介绍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和西方的传统医学其实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无论实践的有效性和理论的完整性,都比西方传统医学更进步。同时,中医和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些东西,关系密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精神,已经深入到我们的内心深处,影响到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意识深层面。
然而,作为文化的中医和作为医疗手段的中医,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作为治疗方法,需要相关的医学证据来评价其治疗结果。对于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结果的客观评价,必须按照西医的评价方法,不能让“症状消失”成为标准。西医对于疾病治疗结果的评价,是建立在客观、可以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的,对于症状、病理情况、器官组织情况、毒副作用等,有着比较明确的疗效判断要求,更重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就算症状消失,也往往算不上控制住了疾病、实现达标治疗。
中医比较擅长的,妇科、肝病、胃肠道疾病、亚健康调理等等,但是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却没有明显的优势。传统中医药理论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没有独立的认识和治疗,将其归为“痹证”范畴,“风寒湿杂而成痹”,这与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本质,没有相同之处。但是,中医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症状的描述,比较合理。中医在某种程度上,是围绕患者的症状、体征、体质等展开探索疾病、治疗疾病的,因此,临床经验中,可以留下不少治疗疾病的有效实践。
在西医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建立起来免疫学治疗之前,在激素治疗时期、后来的以非甾体抗炎药物为一线治疗药物时代,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可能比西医好。在治疗痹证采用的中药材中,有许多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比如雷公藤;免疫双向调节的作用比如白芍;消炎止痛比如青风藤;活血化瘀的作用,比如丹参。活血化瘀是一种有效治疗,可以起到改善微循环、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促进细胞外液的吸收等,有可能改善滑膜炎的肿胀、屈伸不利;将可以引起疼痛的产物,从病灶部位(肿胀关节)带走,起到降低疼痛的作用。
但是,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质被揭示、关节损伤病理被揭示,免疫抑制作为治疗方法建立以后,西医的治疗能力和水平,将中医甩开一大截。中医药的方剂特点,对于中药材中免疫抑制等药理成分的含量,很难做到定量,方剂的组方灵活和个人经验至上,使中医药治疗效果不稳定。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实质、病理破坏、药理实质面前,那些夸夸其谈的理论,没有多大价值。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