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需要“健康斗士”
文章来源:成都风湿医院发布日期:2015-07-31
在烟草包装上印制健康警示图片,是较好的“戒烟药”,不用政府和烟民花一分钱。而这种最广泛、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控烟宣传,在中国可能再次落空。
日前,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了卷烟包装标识调整内容,包括:加大警语字号,撤销英文警语,卷烟条包的字体高度不小于6.5毫米,卷烟盒包的字体高度不小于4毫米,但对烟民最有冲击力的警示图片,并未在此次调整的内容之列。
应该说,运用图片形式展示疾病及其他严重的健康危害,是一种比单纯文字信息更具警示作用的方式,这一做法也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使用。然而,已经是姗姗来迟的卷烟包装调整,还是将印制警示图片排除在外,让人不得不怀疑其控烟的努力和决心。
控烟需要“健康斗士”
烟盒无法由美变丑,凸显控烟困境。不过,这却并不奇怪,因为它是由烟草公司设计的。让烟草企业的人来控烟,自己拆自己的台,确实有点匪夷所思,这种现象也被控烟医生称为“十分荒唐的事。”
回顾中国的控烟历程,不只是烟盒包装起不到控烟的作用。我国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绩效得分仅为37.3分。凡是国际上通行的控烟措施,无一例外地难奏效,如以税控烟,在中国同样失灵。卷烟消费税调整未引起零售价格的上升,消费税的调整也没有影响吸烟者的行为。
归根到底,我国控烟不力的根本原因是烟草业的阻挠。在控烟过程中,烟草企业“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政企不分,如此控烟无益于“与虎谋皮”。目前,控烟履约小组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控烟工作的开展,当务之急是将烟草企业从履约小组中“请”出去。
中国禁烟需要真正的“健康卫士”。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站在民众健康角度,不牵扯烟草企业利益,有行使能力的一个部门或组织,才能真正把控烟落到实处,步入老龄社会的中国,也才能真正戒掉烟瘾。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