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然而,近年来各类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依法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既是党中央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态度与决心,也是全社会的共识和期盼。
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治理互联网时代食药犯罪
互联网时代的食药犯罪亟须有效的刑事治理
近些年来,我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坚持民生导向,不断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开展了保健食品打“四非”、药品“两打两建”、“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强力打击整治各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突出违法犯罪,取得了明显成效,百姓餐桌安全和用药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食药犯罪步入依法深入治理的“新常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上呈现稳定向好的局面。推荐文章:最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
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现象在一些地区和领域易发多发的状况仍未改变,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保障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食品药品网上犯罪形势越来越突出、复杂,制假售假渠道由原来传统的实体店面、固定场所向利用互联网网络销售等新型渠道转变,网络广告、网站宣传、网店兜售已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分子重要的销售平台,与网络售卖相伴的快递运输成为涉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重要流通手段,销售假劣食品药品信息甚至已扩散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社交平台。
面对食药网上犯罪的这种新情况、新变化,应当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规制食药犯罪的刑事法律体系,充分发挥刑事法律在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犯罪、构筑食药安全坚固防线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破解公安司法机关在打击食药犯罪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食药犯罪的科学有效治理。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