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多年前,得了类风湿(即类风湿关节炎)如得了“不死的癌症”,关节会持续遭到破坏,甚至会导致残疾。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现在,类风湿不再恐怖,只要在疾病的早期开始治疗,科学用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关节破坏。
科学用药,可有效控制类风湿
关于类风湿的用药,患者有许多困惑和误区,为此,成都风湿病医院医生来为大家做一个针对性的解答。
老药:便宜也有好货
俗话说,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但对甲氨蝶呤而言,此话就不对了。甲氨蝶呤是一种又便宜又好的合成类抗类风湿药,对大部分病人而言,能很好地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
除了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也被证明是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抗类风湿药。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多数病人在首次治疗时就使用这些抗类风湿药,可获得病情的控制或缓解。
推荐文章:深入解析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是那些
新药:早期使用可阻止关节破坏
在药物的选择上,除了合成类抗类风湿药以外,还有近年在中国大陆上市的一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临床结果显示,使用生物制剂能够快速有效控制症状。患者若早期使用生物制剂,可以阻止关节破坏的进程,降低疾病致残率。只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且治疗规范,就能有效控制疾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类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疗?类风湿这种病怎样治疗好?能治好么?点击免费咨询医生
国外有些研究指出,病人用药三年以上,60%的人可以停药。另外,初始治疗采用了甲氨蝶呤或其他合成类抗类风湿药者,若治疗失败(尤其是已经联合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用生物制剂治疗。
临床发现,当生物制剂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时,往往能出现令人感到“重获新生”、“生活从此变得有意义”的情况。
方案:每1~3个月调整一次为宜
需要提醒的是,现在越来越多医生主张,治疗类风湿的方案应该是医生和病人共同商量决定的,且治疗目标应该是使病情缓解,保护关节的结构与功能,而不是根治。
此外,病人用药方案的调整不能太频繁,通常以每1~3个月调整一次为宜。部分患者经过调整,最多在6个月内就达到或基本达到治疗目标。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