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有些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出现关节肿痛,常常理所当然地认为是骨关节炎,休息一下或热敷一下就能好。还有些人即使就诊,也往往选择骨科。成都风湿骨科治疗医院陈建春主任提醒:有些关节肿痛,应到风湿科就诊。
关节肿胀疼痛应挂风湿科
这里所说的疾病,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该病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的关节会被破坏甚至变形,进而导致不同程度残疾。在类风湿关节炎自然病程中,5年~10年的致残率为60%,病程30年的致残率为90%。国外研究显示,约有20%~30%的患者在患病最初2年~3年内,就丧失了原有的工作能力。而越来越多研究证实,该病在早期就能引起严重结构破坏,且不可逆,因此只有尽早发现、早期治疗,才能将伤害降至最低。
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关节肿胀和疼痛,常伴有晨僵,也就是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屈伸不利,但随着活动增多会有所缓解。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和足趾关节较好多见,同时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中、晚期患者的手指还会出现“天鹅颈”及“纽扣花”样畸形,关节强直和掌指关节半脱位,表现掌指关节向尺侧偏斜。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皮下结节,称为类风湿结节,以及心、肺和神经系统等受累。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虽尚无法根治,但已有多种方法可以控制疾病进展,如传统治疗、生物制剂治疗及手术治疗。传统治疗通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这是临床中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用的药物,但会带来如胃肠道症状、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有时也会使用,但长期高剂量使用这类药物,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不建议长期使用。抗风湿药物发挥作用较慢,虽可延缓或控制病情的进展,但不具备明显的止痛和抗炎作用。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治疗的应用,提高了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达标率。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生物制剂,与传统抗风湿药物不同,该制剂的作用靶点是类风湿关节炎致病因子,因而可尽早使患者病情缓解,改善患者参与工作和料理家务的能力,降低致残率。对于经过积极正规治疗,病情仍不能控制的患者,为纠正畸形,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并不能根治,所以术后仍需坚持药物治疗。
文章部分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